君品公派下祖祠/祖譜/曾家故事(目前編輯中)

君品公派下祖祠/祖譜/曾家故事(目前編輯中)
  錄記曾氏上祖祖譜
 原籍 廣東省潮州府揭揚縣觀山鄉人氏   (觀山廟邊,今揭西縣龍潭鎮) 
◎渡台後世代輩序
   君 啓 肇 慶 昌 茂 維 安 德 增 嘉 祥 紹 榮 興 忠 信 傳 修 省      (嗣後以繼起) 
 ◎輩序繼加二十代   
  貽 謀 資 燕 翼 世 代 永 流 芳 富 貴 連 棉 遠 勤 儉曾氏君品公派下祖塔沿革誌
君品公派下祖塔沿革誌
     先祖原籍廣東省潮州府揭陽,蓋聞,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宗公宏達,溯源流長宗脈相傳,有典有章。 為奉安
渡台始祖君品公祖仳詹太儒人派下有分者列祖列宗先骸金神,以其先祖先宗神樂靈安,骨清骸淨,
不朽不蝕,佑我裔孫,福祿綿遠,長發其祥。於歲次乙亥年(民國二十四年)八月經由維定,維章,維郎,蝕桶,維任,
立春,維尉,安懷,安昂,安妹等兄弟叔姪共同發氣籌募資金,建立祖塔佳城於吉地寶穴下陰影喔。
  祖塔係丁山兼舞於歲次乙亥年(民國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丑時興工,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卯時奉請列祖列宗登位,歲次丙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丑石圓竣石圓竣
  為其管理藝臻完善完善以建立長久制度,於民國106年4月4日清明節成立(台灣曾氏君品公派下親族會)會員大會,並依章程選任第一屆理,監事後向內政部申請人民團體立案暨向台灣地方法院申請社團法人登記君核准在案。
有鑑於祖塔已陳舊,滲水,外牆龜裂,經理監事會議決在原地重建。並徵詢全體有分者會員,蒙絕大多數同意後,
就有分者會員以男丁每丁收取新台幣二萬元,同時接受熱心宗親樂捐。籌足資金後於歲次丁(民國一百零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卯時興工,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時奉請列祖列宗登位歲次戊戊年(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初十日己時圓竣。  祖公祖仳,創業維艱,歷代善良,祖德宗功,萬世流芳。十六世祖君品公祖仳詹太孺人渡台,篳路藍縷,肇基斯土,創建家園。念先人之辛勞,勤儉,願後裔之榮昌,特集資興建美輪美奐新佳城。緬懷追思,弘揚祖德,更冀保佑子孫四季平安,丁財兩旺,百業興隆,納福迎祥。

  詳 考
    祖系姓氏所由來載諸史冊,彰彰可考;雖樹大枝分,源長派別,不外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時也。黃帝生於軒轅之邱, 故號軒轅;軒轅姓公孫,其子孫姓己,又姓姬,後又姓姚。
軒轅 生昌意,昌意乃少昊之兄;昌意生顗頊 → 顗頊生鯀→鯀生禹, 禹係初夏之王,禹王使更姒姓;禹生啟→啟生仲康,仲康乃太康之弟;仲康生相→相生少康,少康係下中興
之君;少康生 曲烈,曲烈係季抒之弟,少康封次子曲烈于鄭國;曲烈生炫忠→炫忠生坤仁→坤仁生錄→錄生浩源→浩源生富材→富財生焜,焜生博基→博基生銳→瑞生汪→汪生
志梁→志梁生煌→煌生相奎→相奎生世鑑→世鑑生政治→政治生模→模生瑞煥→ 瑞煥生垠→垠生錦榮→ 錦榮生洪→洪生桂茂→桂茂生照→照生培元→培元生銈→銈生允渿→允渿
 生杞→杞生焳熹 焳熹生塤和→塤和生成銳,成銳生一倩→一倩生椿→椿生炯→炯生垣→垣生銷→銷生福波→福波生時榮→時榮生炳→ 炳生均柞→均柞生鈴→鈴生浤仁→浤仁生
一松→一松生台→台生墅→樹生鎮玉→振裕生浥→浥生祥榑→祥榑生炷→炷生方星→ 方星生字鑾→字鑾生沛恩→沛恩生樸→樸生世美→世美生時泰→時泰生巫, 巫本係姒姓,
鄫國世子,當春秋之鄭,莒人之殃,奔鄫去邑而為曾氏,(實係曾氏始祖第一代)。(鄫國君之世子去邑為曾姓)
 巫生夭→夭生阜→阜生點→點生參,(曾叄又名曾子為亞聖武成堂開基祖)家學淵源,明道統之正傳,起後學之軌範。 参公屢封郕伯瑕明道統之正傳,起後學之軌範。欽公為武城
堂第四代(第五代之後有待繼續努力尋找補正登錄)以上一脈相承,光前裕後,列序既可為厥后觀矣。
    初祖鄫國,墓在濟寍輔嘉祥縣南武村;子孫移居諸省府洲縣,由盧陵至龍潭、吉水、寍化,創居立業,祖墓多在蘭溪; 揆厥所自曾氏始出于鄫,故封魯,遂因魯賜姓為曾氏,
卓然著見於後世者。 曾點由元是也,殆後繁衍派別,或遭亂世,或適 異國,昭穆秩然不失其序,稱為燦然不亂其倫,莫非尊重祖者也,直至順帝壬申柒月設建武城。中興之君,
少康之次子曲烈,封于鄫國;及春秋式微,國為莒滅,鄫國世 子巫,仕於魯,子孫居魯者,遂因魯賜姓,去邑而為曾氏,是為得姓之始也,傳數至武城  箴公名點字子皙,使顯
聖門,封武城萊蕪侯子。 参供字子輿,學通一貫,德傳聖道,封郕國宗聖公,是我曾氏之始祖也。 嗣後賢宦代著封贈,世及至西漢末;十八世 據公不仕王莽率我族二千餘人,
遷江南繼遷江西、盧陵、吉陽等處,後因東漢復興 有功封關內侯;及至唐朝 奮公,官居仕尙書,加封魯郡開國公,後遷居雲蓋,此吾分派祖也。迨至宋朝 彥公始遷于寍化,
 但是 宗仁公之子天職十郎,極係 志誠公是聶氏媽之夫,此時既五十六世矣;而 聶氏媽痛夫既逝,創業未成,攜其子與夫弟天爵公(志明公)媽范氏,捐寍化而來廣東。仰天祝曰:
若遇籮索斷則止,至梅州徐溪籮索果斷,爰止斯土;後 聶氏媽歿,葬 蛇頭崗,是吾族之祖,其功至鉅焉。自是以後,人文蔚起,登科發甲,代不乏嗣,遂為郡邑望族;溯當初
一郎居松源洞,二郎 居崎山及七都,三郎居羊牯鬥,四郎居南華垻與興寍,五郎居三河與潮城,六郎居長樂、倒車及所裏、右扇等。夫弟居蓼坡, 由是支分派別,散居各州
各郡者,不可勝數,宜知皆為 聶氏媽之裔也;特世愈遠而族愈渙,若不立譜,歷誌而聯属焉;不幾一體而分者,竟以途人視之,根源仰體,其聯合一體之心,仁孝之謂何,誠後人
之不得辭其愆也;以是舉族捐資,鳩工刻譜, 按房分之來歷,序世次之源流,自聶氏媽傳下之族屬世系,枝枝條烈,葉葉牒出,其聞名諱行業、生歿死葬,悉為開載,  
仍詳小註,立戒謹嚴,用勸周密,俾後之人,一展譜而知其為某派第幾世,某世代幾人,為某事有益於身家性命, 可多而為之, 某事有愧於倫常廉恥,當謹而勿為;則尊卑定,
招穆分,禮義積而仁孝全;庶幾患,難相周恤 則先人以慰,後人以昌,祖譜之益, 豈淺顯哉。

  ◎ 下之原文所敘,若有不合于鑑史者,並語有不伶俐者,希十方大德不吝指正。                                                                                
  曾氏世次源流
 始祖點公  名點 (箴) 字子皙,封萊蕪侯  曾四世:前500,魯國孔子第一批學生  
2世 參公 (又名曾子) (後世尊稱宗聖)  (武城堂第1派)字子輿,祖妣公羊氏,贈宗聖公;生於周敬王丙申年10月12日,終於周考王丙午年,享壽71歲,
                 性至孝師事孔子得一貫之傳行年70郕國封聖聖賢傳家道愈該洽多著書得其傳者為子思於考王
                  丙五年即魯元公元年卒葬山東濟南寧州嘉祥縣南40里武山西距武城舊居,五里元寨之麓歷朝鋯刺封號章服御讚祭文世襲奏狀令敘配公羊氏
                  卒仝所生子3名 (元、申、華)。
3世 元公(武城堂第2派)字子元,仕魯素敬慎嘗以官怠宦成等卒葬武山,配高陽氏生子(西),副室侯氏生1子(中)  
4世 西公  (武城堂第3派) 字子照任魯生於貞定王丁寅年從其叔父申公學書畫得其傳,配左氏生1子(欽)   配副室諸葛氏生2子(鐸、錫)  
5世 欽公 (武城堂第4派)任都检大夫,字子敬配穀梁氏子,繼娶周氏生3子(德、莊、筐)、 歿葬嘉祥線富春坪   
6世 碍公  (武城堂第5派) 字若德任徐州刺史有功加封平海侯,配卜是生1子(羨) 繼娶歐陽是生1子(美)         
7世 羨公 (武城堂第6派) 自學於官徐州刺史,卒葬於嘉祥縣武山,配繆是生1子(遐)瑕      
8世 遐公 (武城堂第7派) 字子盛官俠君邑太守旋任揚州刺史,葬武山配言氏生二子(煒、盈)        
9世 煒公  (武城堂第8派) 字子美官西漢時封上書令 生於罔欽王丁亥年10月28日,卒於嘉祥縣南武城,配炎氏生1子(樂) 
10世 樂公   (武城堂第9派) 字訓韶官山陰縣令有功加封都鄉侯 ,卒於東山麓配周氏生1子(浼) 繼娶湯是生1子(況)                       
11世 浼公  (武城堂第10派) 官上谷太尉卒於東山麓,配伏氏生2子(旃、光)  
12世 旃公  (武城堂第11派)字伸勸官仕西漢為忠壘校尉旋任冀洲太守,卒於武山配鄢是生1子(嘉) 
13世 嘉公(武城堂第12派)官任安縣主簿,配鄭氏生2子(寶、頃)、繼娶歐陽是無生。
14世 寶公(武城堂第13派)字惟善官任安縣,官居武威太守車騎仕郎,配歐陽氏生1子(琰)    
15世 琰公(武城堂第14派)字性寬官任安縣提舉副使,卒於西山配巫氏生2子(據、援) 
16世 據公(武城堂第15派)官都鄉侯佑嘉豐關內侯不侍王莽為官,生於永光戊寅年正月7日,卒葬吉陽吉水仁壽鄉,配劉陳氏均封吉陽君邑主,生二 子:闡、瑒。    據公是南遷盧陵吉陽始祖
17世 闡公 (武城堂第16派)
18世 植公(武城堂第17派)字性通官西漢時封都鄉亭侯,配文氏生1子(植)副室王室生3子(橫、懋、楫)卒跟文氏合葬於吉陽鄉 。 字忠,西漢平帝時封都鄉亭侯後,恥事王莽,攜族二千人遷江南後再遷江西盧陵、吉陽等;後
                      因東漢復興有功加封關西侯。
19世 耀公(武城堂第18派)配李氏生1子(耀)繼取蕭氏生2子(炯、炳)  
20世 培公(武城堂第19派)字諫議太夫官任福州大刺史,配文、胡氏生2子(培、城) 
21世 德公 (武城堂第20派)字本都,配陳氏,副室張氏。生3子(德、行、徵)。
22世 珣公(武城堂第21派)又名耀字幸助為進士,配董是生2子(珣、珍)184年黃巾之亂。漢末州郡割據。 
23世 渙公   (武城堂第22派)字貴紋三國時官中即將軍封諫議大夫<葬人壽鄉配朱氏生3子(渙、震、忽) 194年置盧陵郡,曾氏人口約2000戶     
24世 梓公   (武城堂第23派)官景陽侯任太守,配劉氏生2子(梓、曜)208年赤壁之戰,221年夷陵戰,257年諸葛誕叛亂
25世 勰公   (武城堂第24派)字伯埼配丁氏生2子(思、協)263年蜀漢亡,279年晉滅吳之戰,人口北遷。 
26世 端公  (武城堂第25派)公元287~364年官鎮南將軍司馬,華北士族衣冠南遷。生於大康丁未年2月25日,配文氏生1子(端)  
27世 鉉公  (武城堂第26派)字正冀(益)宋元時為進士,配湖是生3子(鉉、道、程始)封景陽侯 
28世 海公   (武城堂第27派) 又名梓字道遠,官大司馬配蕭氏生1子(海)                                                           
29世 墴公  (武城堂第28派) 又名恩協   字海道封黃門侍郎;官襄州錄事參軍,配楊氏生二子(墴、 埼)                       
30世 興公  (武城堂第29派) 又名端仁,公諱多從木,今遵武城譜從土,配謝氏生2子(興、田)                                                                         
31世 隆公(武城堂第30派) 又名鋐字兆發配羅張氏(各生1子隆、陳波)    (開始編修曾氏族譜)                                                   ( 2 )          
32世 鈞公(武城堂第31派) 字顯迪(達)惠為唐朝大明師,配宋氏生1子(鈞)                                                                     
33世 謀公 (武城堂第32派) 字洪舉生於開皇丁己年597~ 650年,官唐給事中永徽庚戊年,配亡是生1子(謀)             
34世 丞公  (武城堂第33派)字以忠,配高氏生2子(丞、卺)撰(曾氏族譜)  公元712年唐太宗即位。  又名書氶,祖妣何氏,繼妣邹氏;官封司空兼尚書令,葬於吉水蘆荻塘,生三子:珪、奮、略 世居江西吉陽鄉(尊為唐山祖)       
  
35世 略公(武城堂第34派) 晚唐時期,官金紫銀青光祿大夫節度使從,遷撫州西域。 配范氏生1子(煬)                                         
36世 煬公       (武城堂第35派)      配陽氏(湯)生1子(詠)  

37世 詠公  (武城堂第36派  字言志 進士(三十而立)配錢氏生1子(筠)                                                                
(武城堂第35派) 配陽氏(湯)生1子(詠)                                                                 
38世 筠公(武城堂第37派)字凌萬,官封檢校大司空,配偶趙氏封嘉國夫人,王氏封福國夫人生3子(游、洪、宏)  
                                     
39世 洪立公(武城堂第38派)開基南豐1世 字熙和行三郎官撫州南豐縣令 旋陞累檢校,司空金紫祿大夫典南門簡度使居,南豐南城南豐三祖之一。配黃氏封榮國夫人,副室鄒氏夫人生3子(福、構、鐸)      
40世 延鐸公 (武城堂第39派)南豐2世字仲警 右衛大將軍,羅氏封廣郡夫人,959年由撫州徒南豐(生5子 仁敷.仁照.仁暠、仁旺.仁光)
41世 仁旺公(武城堂第40派)南豐3世916~957年字果隆.官蔭太守舍人,翰林院學士,太師沂國公 (生4子.致饒.左饒.從饒.資饒) 
42世 致饒公   (武城堂第41派)  940~1020年 字巫臣行五郎由貢士登大平興國8年壬世則榜進士第授請郎尙書戶部郎,中直史館以梓益占貴贈右建議大夫、以孫為貴累
                              贈太師密團公,常與呂宜簡        台城鋯知制鋯臣且知不行,生平端方正直,除幣惠民生於開運。
                              命983年進士,尚書部戶郎配黃氏生7子(易從.易知.易直.易簡.易占.易豐.易持) 
43世 易知公 (武城堂第42派)南豐5世咸平戊續年試進士為虔州太守,配伍氏生4子(罕、章、沖、準)                                                               
44世 準公 (武城堂第43派)南豐6世官為登章衡榜進士   配吳氏夫人生5子(崇、弼、開、懋、幾)                                               
45世 幾公 (武城堂第44派)南豐7世字茶山,官禮部侍郎,配陳氏夫人,生1子名(鑑)                                                        
46世 鑑公 (武城堂第45派)南豐8世字即川又名郎山,配偶李氏生5子(恕、厚、滔、傳、巂)                                                    
47世 恕公 (武城堂第46派)南豐9世字繼忠又名繼甫配陳氏夫人,生1子(徵)                                                                   
48世 徵公(武城堂第47派)南豐10世 為陝西蘭州守禦所大守, 配楊氏生4子(逢、逮、佑、垣)                                                   
49世 逮公(武城堂第48派)南豐11世字官禮部侍郎,配翰氏(輸)夫人生2子(蒼、楚)                                                             
50世 楚山公 (武城堂第49派)南豐12世字振植又名立官蘇州太守,配謝氏生1子(紆)                                                              
51世 紆公 (武城堂第50派)南豐13世 字淮漸(滾)又名公登宋建炎進士為大中大夫,配劉氏生3子(享欣豋(澄))                                    
52世 惇公 (武城堂第51派)南豐14世字宗禮官魯國公宗政壬辰圖寧化縣,1293年避遷寧化石壁宇從大父希洲同住。配熊氏生1子(仲輝)               
53世 仲輝公 (武城堂第52派)南豐15世字齊榮,行念四郎葬吉永拖螺岡,配李氏葬仝夫山生2子(佑禎.佑孫)                                         
54世 佑孫公 (武城堂第53派)(五華1世)                     號裕振,字志誠度名法綱音宋世元兵擾嚷不能安居油寧化徒廣東嘉應州長樂縣家焉葬龍川縣赤石渡河,背興寧界內陀坑裏小溪面鸕鷀犧冀形申山演向,配溫氏生6子(清(深)、淵、盟、新、通(廣通又名廣用)、泰)   (徒嘉應州五華)         
由這裏開始我們是從廣通公房開始延續繼承下去!
55世廣通公(廣用)(武城54派:1370)  (五華2世)祖妣劉氏   遷居揭陽縣關山廟邊 (今揭西縣龍潭鎮)                                                                 
56世 宗甫公(武城55派:1400) (龍潭1世) 祖妣安氏   
57世 禧公(武城56派:1430)(龍潭2世) 祖妣袁氏                                                            
58世 文峰公(武城57派:1460) (龍潭3世) 祖妣黃氏                                                         
59世 農公(武城58派:1490)(龍潭4世) 祖妣湯氏    住揭陽觀山廟旁→後遷台灣楊梅                            
60世 有田公(武城59派:1520) (龍潭5世) 祖妣葉氏                                                                                                                  
61世 樹園公(武城60派:1550)(龍潭6世) 祖妣高氏                                                           
62世 成益公(武城61派:1580) (龍潭7世) 祖妣葉氏                                                           
63世 二智公(武城62派:1610) (龍潭8世) 生三子:福、祿、壽、但15間林江叔等係壽公傳下裔孫                   
64世 福公(武城63派:1640) (龍潭9世) 祖妣湯氏                                                          
65世 伸省公(武城64派:1670) (龍潭10世)  祖妣李氏                                                                                                   ( 3 )
66世 金玉公(武城65派:1700) (龍潭11世) 祖妣邱氏                                                                                                      
67世 君品公(武城66派:1740) (龍潭12世)  祖妣詹氏                                                       
 曾氏始祖箴公至54世 法綱公,字裕振,生六子;廣新公字振豐,居興寍,即大明丁未科進士榮科公之祖;廣深公居龍川、 歸善、愽羅、即大明進士三任提學守約公之祖;但廣明、廣高、廣用三位祖公移居石寒,又徒潮陽及揭陽、及大明進士 監察院用昇公之祖;但是歷年久遠,祖諱或易地而換名,或因字名而忘大號,亦或因法名而忘實字,子孫不知如何所指哉。 但55世廣明、廣高、廣用三位祖公三位孫共同遷居石寒,又徒潮陽及揭陽等處,創業立祠,不知幾經櫛風沐雨之勞,而成 貽謀燕翼之計,世世子孫,蒙業而安,由是分居各處,皆 公等之厚澤所留貽也。但是三位祖公當時遷徙同處創業,哪一 位是吾族之祖,詳查並無實據,況上世族譜先年既失,自三位祖公以上及以下,皆無實據可考,雖訪於諸老成及參諸他譜其餘概不敢錄,蓋前輩不能詳明,況後輩何由而知其詳也;但既失於前,宜修於後自我16世 君品公祖妣詹泰儒人,生二子 :啟賢、啟榮,當時由祖妣 詹太儒人率二子渡台,當初係在桃園新庄仔,不久又徒倫坪,後遷下陰影窩,是吾族渡台始祖也, 功至鉅焉;迄今十餘世,族眾有各分居,若不修立譜牒,序其世次,昭穆恐遇久而愈紊,又將何以先人,而啟後人也:茲將渡台 始祖68世君品公派下,裔立宗派族牒,以記歷代次序吉同宗分枝,並撰自68世以下,命名輩序20代,依次命名;其輩序係在 中字,庶問名而之尊卑,分居儼如聚處,本居百世可以無紊。其生男命名,即記于譜,以便各處命名,不至輩序有紊,如有能勤 一業,成家成名,為宗族爭光者,亦計於譜,以垂后昆,俾賢子孝孫,一展牒而知所感焉;至有敗德亂常,為宗族羞者,則合 族鳴鼓而攻之,以示警戒而已,若不詳細書之,恐失隱惡揚善之意;凡我宗族各宜抄錄一本,以至自己本末 , 不然世遠牒繁,難以悉知;尚其勉之,豈獨吾宗族之望哉,抑亦自 君品公以下所深有賴焉。
十六世君品公 生二子:啟賢、啟榮,係由祖妣 詹太夫人率二子渡台,是吾族渡台始祖也,以下係吾族渡台後之世次流源:
67世 君品公(武城66派:1740) 來台祖  生二子:啟賢、啟榮                                   
68世 啟賢公(武城67派:1770) 台2世 妣張氏生三子,肇雲、肇華、肇彩                              
68世 啟榮公(武城67派:1770) 台2世 妣陳氏生一子,肇坤
69世 肇雲公(武城68派:1800)台3世 妣高氏生三子,慶仁、慶義、慶禮
69世 肇華公(武城68派:1800)台3世 妣黃氏生五子,①慶生②慶秀③慶龍④慶飛⑤慶鳳   (以下用阿拉伯數字代表5大房系)                
69世 肇彩公(武城68派:1800)台3世 無子,係由慶飛公傳下子孫承鼎奉祀
69世 肇坤公(武城68派:1800)台3世 無子,係由眾大房承鼎奉祀
70世 慶仁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 無子
70世 慶義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 無子
70世 慶禮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 妣傅氏生一子,昌文
 (70世肇華公生五子) (以下用阿拉伯數字代表5大房系)                
70世 慶生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妣李氏生三子,昌清、昌風、昌河
70世 慶秀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妣游氏生四子,昌洋、昌芳、昌養、昌光
70世 慶龍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妣游氏生二子,昌盛、昌興
70世 慶飛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妣黃氏生四子,昌富、昌貴、昌綿、昌遠                        
70世 慶鳳公(武城69派:1830)台4世妣簡、莊氏生十子,昌震、昌兌、昌離、昌崁、昌乾、昌坤、昌詪、昌巽、昌週、昌圍
(70世慶禮公生一子昌文)
71世 昌文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 妣施氏生二子,茂聰、茂明
 (70世慶生公生三子)
71世 昌清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徐氏生六子,茂房、茂堆、茂積、茂如、茂山、茂增、
71世 昌風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無子
71世 昌河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無子
 (70世慶秀公生四子) 
71世 昌洋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彭氏生七子,茂財、茂源、茂廣、茂進、茂喜、茂瑞、茂盈
71世 昌芳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黃氏無子                                                                                                    ( 4 ) 
71世 昌養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賴氏生一子,茂陳                                                                                            
71世 昌光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鄧氏生一子,茂閑
 (70世慶龍公生二子)
71世 昌盛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邱氏生七子,茂麟、茂麒、茂獅、茂象、茂虎(過繼給昌興公為子)、茂狼、茂豹                                 
71世 昌興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黃氏生二子,茂寬、茂柔、茂虎(承昌盛公過繼之子)                                                          
  (70世慶飛公生四子)   
71世 昌富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黃氏生三子,茂向、茂枝、茂木
71世 昌貴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邱氏生四子,茂瞻、茂仰、茂恩、茂昌
71世 昌棉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梁氏生六子,茂宮(茂富)、茂況、茂刻、茂開、茂讓                                                     
71世 昌遠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梁氏生四子,茂信、茂乃、茂千、茂祥  
 (70世慶鳳公生十子)
71世 昌震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無子
71世 昌兌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無子
71世 昌離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徐氏生六子,茂祖、茂蔭、茂左、茂右、茂添、茂和
71世 昌崁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邱氏生五子,茂俊、茂發、茂兵、茂火、茂開、茂和
71世 昌乾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陳氏生五子,茂科、茂甲、茂清、茂標、茂統
71世 昌坤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羅氏生四子,茂琳、茂等、茂成、茂田
71世 昌良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
無子
71世 昌巽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呂氏生四子,茂欽、茂傳、茂旺、茂雙(出嗣賴家)
71世 昌週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妣廖氏生四子,茂安、茂叫、茂木、茂勇
71世 昌圍公(武城70派:1860)台5世無子
72世 茂宮(恭)公(武城71派:1880)台6世
妣鄒氏生三子:維德、維炎、維選
72世 茂欽公(武城71派:1880)台6世
妣黃氏生2子:維送、維玉 
72世 茂旺公(武城71派:1880)台6世(暫無紀錄)
72世 茂雙公(武城71派:1880)台6世
(暫無紀錄)
73世 維選公(武城72派:1900)台7世妣徐氏生三子五女:安土、安蘭、安生                               
73世 維送公(武城72派:1897)台7世生一女茶妹(招夫高生)高生有生1子高祥煥  1女桂香
73世 維玉公(武城72派:1897)台7世(配邱氏)(出)
73世 維庚公(武城72派:1897)台7世妣廖金妹生5子,安增、安發、安進、安佑、安福
73世 維德公(武城72派:1900)台7世妣邱氏生4子,安桶、安妙、安松(幼亡)、安紅(幼亡)
73世 維春公(武城72派:1900)台7世妣魏氏生8子,安萬、安興、安盛、安炳、安浴、安桔、安標、安益
73世 維知公(武城72派:1900)台7世(暫無紀錄)
73世 維尾公(武城72派:1900)台7世(暫無紀錄)
74世 安土公(武城73派:1923)台8世妣鍾氏生四子三女:德福、德旺、定雄、德明                         
74世 安蘭公(武城73派:1923)台8世妣陳氏生3子3女:德傳、德勝、德興、英妹、秀蓮、秀珍                         
74世 安生公(武城73派:1923)台8世妣羅氏生4子3女:德松、德順、德財、德能、秀春、茶妹、秀鳳                         
74世 安萬公(武城73派:1923)台8世(暫無紀錄)
74世 安浮公(武城73派:1923)台8世(暫無紀錄)
74世 安玉公(武城73派:1923)台8世(暫無紀錄)                                                                                                     ( 5 )
74世 安增公                 (武城73派:1932)     台8世              ⑤ 配姜氏生3子5女,德龍、德財(得)、德田、得寶、鳳琴、月嬌、美香、美珠
74世 安發公 (武城73派:1938) 台8世 ⑤ (2歲幼亡)
74世 安進 (武城73派:1945) 台8世 ⑤ 配吳菊妹生2子,德銘、德銓
74世 安佑 (武城73派:1949) 台8世 ⑤ 配羅金玉(原彭姓)生1子4女,德察、淑惠、淑青、淑芬、淑芝 (擔任中壢曾氏宗親會 副會長)
74世 安福 (武城73派:1953) 台8世 ⑤ 配吳月桂生3子1女,德棋、德治、德昌、淑怡
74世 安桶公 (武城73派:1938) 台8世 ⑤ 配巫桃妹(亡)生3子5女,德富、德貴、德榮、蔥妹、森妹、玉妹、曉薇、美琴
74世 安妙 (武城73派:1954) 台8世 ⑤ 配謝秋菊氏生2子2女,德良、敬展、美月、美芳 (擔任中壢曾氏宗親會 顧問)
74世 安松公 (武城73派:1938) 台8世 ⑤ (幼亡)
74世 安紅公 (武城73派:1938) 台8世 ⑤ (幼亡)
74世 安萬 (武城73派:1947) 台8世 ⑤ 配廖秀桃(亡)生2子德訓、德洋 配邱月盆生2子,、德豪、德仲 (擔任中壢曾氏宗親會 理事)
74世 安興 (武城73派:1948) 台8世 ⑤ 配林氏生2子,德承、德耀
74世 安盛公 (武城73派:1952) 台8世 ⑤ 配邱玉英(亡)生2子1女,德維、德華、育鈴
74世 安炳 (武城73派:1953) 台8世 ⑤ 配楊惠珠生3女,蕾倫、蕾芳、蕾銘
74世 安浴 (武城73派:1954) 台8世 ⑤ 配鄧佩華生2子1女,德恆、德能、 莉欣
74世 安桔公 (武城73派:1955) 台8世 ⑤ (6歲幼亡)
74世 安標 (武城73派:1956) 台8世 ⑤ 配簡氏生1子 啟泰
74世 安益 (武城73派:1957) 台8世 ⑤ 配黃氏生1子1女 德丞、韻霓
75世 德福公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吳三妹生四子二女:瓘閎(增字輩)、宏澤(增字輩)、源昌(增字輩)、源寶(增字輩)秀琴、美玲
75世 德旺公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范氏生2子7女:嘉煥(增字輩)、嘉祥(增字輩)、月嬌、月琴、 月珠、月庭、、、、待紀錄
75世 定雄公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張氏生3子 女:嘉添(增字輩)、嘉增(增字輩)、嘉青、、、、待紀錄
75世 德明公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陳瑛(海南島人)生1子 思惇
75世 德傳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余莉香生2子 嘉慶(亡)、嘉志
75世 德勝公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45歲(亡)無子嗣
75世 德興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 氏生1子1女 嘉康
75世 德松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 氏生 子 女
75世 德順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 氏生 子 女
75世 德財 (武城74派:1933) 台9世 ④ 配偶 氏生 子 女
75世 德能(武城74派:1933)台9世 
配偶  氏生  子
75世 德龍(武城74派:1958)台9世
配吳氏生1子2女 耀忠、萍君、佩君    (74世安增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財(得)(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   氏生1子1女 鈺翔、翊雯         (74世安增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田(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李氏生1子1女 暐竣、瑋庭          (74世安增所生之叁子)
75世 德銘(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官氏)生1女 儀庭                 (74世安進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銓(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   氏生2子  振瑋、永傑(幼亡)        (74世安進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察(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邱氏生1子2女 泓鈞、笠筑、冠绮    (74世安佑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棋(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林家鈺生1子1女 鵬豪、苑萱        (74世安福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治(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姜雅玲生1子冠凱                  (74世安福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昌(武城74派:1958)台9世(暫無紀錄)                         (74世安福所生之叁子)
75世 德富(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溫氏生2子1女  偉豪、偉傑(幼亡)、慈惠
75世 德榮(武城74派:1958)台9世(暫無紀錄)
75世 德良(武城74派:1958)台9世(配陳氏)生2女 羽茜、語喬                (74世安妙所生之長子)                                                                        (6)
75世 敬展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74世安妙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訓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配謝雅惠生2子 庭甫、庭緯 (74世安萬與廖秀桃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洋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配廖育詩)生1女 湘詒 (74世安萬與廖秀桃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豪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配吳靜涵)生2女 芯容、羽岑 (74世安萬與邱月盆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仲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暫無紀錄) (74世安萬與邱月盆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承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暫無紀錄) (74世安興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耀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暫無紀錄) (74世安興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維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暫無紀錄) (74世安盛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華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暫無紀錄) (74世安盛所生之次子)
75世 德恆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配張雅文生2子 增碩、增綻 (74世安浴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能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配黃曉晴生1子1女 奕傑、妍心 (74世安浴所生之次子)
75世 啟泰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74世安標所生之長子)
75世 德丞 (武城74派:1958) 台9世 ⑤ (74世安益所生之長子)
76世 瓘閎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配偶黃美麗生二子一女:建國昱豪侑茵 (75世德福所生之長子)
76世 宏澤 (武城75派:1959生) 台10世 ④ 生二子一女:孝詮、少君、靜渝 (2018擔任桃園市曾氏宗親會副秘書長,中壢曾氏宗親會總幹事) (75世德福所生之次子)
76世 源昌公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配偶連玉霞生1子3女:立中、心怡、雅君、芷萍 (75世德福所生之叁子)
76世 源寶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配偶徐美珠生2子 靖淵 廉爲 (75世德福所生之肆子)
76世 嘉煥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德旺所生之長子)
76世 嘉祥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德旺所生之次子)
76世 嘉添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定雄所生之長子)
76世 嘉增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定雄所生之次子)
76世 嘉青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定雄所生之叁子)
76世 嘉慶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32歲(亡) (75世德傳所生之長子)
76世 嘉志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德傳所生之次子)
76世 嘉康 (武城75派:1957生) 台10世 ④ (75世德興所生之長子)
備註:自點公起為第一世、曾子為第二世但在武城派曾子為第一派、所以會落差一代特此聲明,若是有人問我們是哪裡傳下,我們應該說是在35世略公傳下到54世佑孫然後到渡台的始祖67世(君品公)再傳到我們這一代。不要被問倒了!

曾氏家族遷徙時代背景
       曾氏是軒轅黃帝的後代,黃帝25子昌意為曾氏之祖,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治水無功)、鯀生禹(治水有功)、禹生啟(建立夏朝)啟生仲康、仲康生
帝相、帝相生少康(少康中興)、少康封其次子曲烈於鄫、曲烈建立「鄫國」,曲烈為鄫氏始祖,鄫國歷經夏.商.周三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
並且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代,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鄫國為莒國所滅。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改為曾氏,此為曾氏得姓氏之始。
後人尊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自曲烈至巫改為曾姓,經歷54傳至曾巫>55曾夭>56曾阜>57曾點>58曾參「俗稱曾子」。後世尊為「宗聖」
,目前曾姓族人均以宗聖公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先,【曾子為武城派一世祖】。  第一次大遷徙公元10年,(比五胡亂華.公元316年.中原漢族大舉南遷早300年),                 
當時西漢王莽 弒漢平帝,立孺子嬰為帝,攝政稱「假皇帝」,過三年(公元8年),受禅即天子位,改國號為「新」,王莽以篡位作皇帝開中國歷史的先例。當朝曾據公
(武城15世)29歲時受封新都侯,34歲有功加封關內侯,因避王莽之亂,恥事「新莽」,公元10年曾據公率宗族兩千餘人,自山東舉曾氏家族南遷,越過黃河穿過長江,
到江西盧陵吉陽(今江西省吉安市南豐)。第二次大遷徙,唐末王仙芝起事於山東,私鹽商人黃巢響應,王仙芝被曾元裕(招討副使)斬殺後,餘眾盡歸黃巢,
部眾百萬,黃巢自稱衝天大將軍,建立「大齊」年號「金統」。但唐朝軍隊不斷圍剿,黃巢恨長安城民協助巢以人肉,官軍,縱兵屠殺,血流成河,
謂之「洗城」,黃為糧食圍陳州三百日,啖食數十萬人,公元875-884年間,禍及唐朝半壁江山。相傳的故事有一天黃巢率軍,沿著著一個十一.二歲的
大路追殺官軍和百姓,忽然看見一名婦女,見她背男孩手牽著三.四歲的小男孩,拼命狂奔,黃巢攔下問她:妳為何把大孩子背著、卻讓小的走路受苦?婦人説:
這個大男孩是我哥嫂的遺孤、他們在戰亂中都死了、因此我讓自己的小男孩吃苦受累,也要保住哥嫂大男孩的性命、讓他長大傳一脈香火。黃巢聽後,仰天長嘆!
告訴婦人:妳回家以後、門框掛起新鮮的葛藤、明天的大屠殺、我的士兵一定保留門前有掛葛藤的人家!這就是掛葛藤救村莊的故事。
      曾氏家族在黃巢之亂經江西.福建交界武夷山隘口進入石壁村,寧化石壁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脈南段,贛南和閩西交匯處,歷史上曾經是百家姓遷入的大本營,
一批批難民進入四面環山宛如世外桃源的石壁盆地,也是修養生息的樂土,也是中轉站和黃金通道。客家學鼻祖羅香林『寧化石壁村考』開篇即說:廣東各姓譜乘,
多載其上世以避黃巢之亂,曾寄居寧化石壁葛藤坑,因而轉徙各地。據說那位遭遇黃巢的客家婦女,當時走在往石壁的荒涼大道上,因為她的緣故,石壁村至今
     第三次大遷徙,,蒙古南侵渡長江後,宋末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奮起勤王,敗戰梅州松口,於廣東海豐被俘,張世傑崖山戰敗
(今廣東省江門市崖山),陸秀夫背9歲少帝跳海,七日後海上浮屍十萬,公元1279南宋滅亡。沿海居民大逃亡。肖平.肖右尺所述:當時崖山戰敗後,又遇颱風
巨浪,來自松口「卓謀」勇士向倖存者説:一條路我們回到陸地,再戰元軍,另一條路漂洋過海,絕處求生。大夥商議後高呼「出海去」,茫茫深海駛去.一路烈日
曝曬,饑渴難耐.生死莫測,行程有多位不幸去世,大夥相信前面陸地,就是我們的希望…終於在日落時分,晚霞普照,這夥人狼狽不堪上了荒島,放眼望去,
參天森林.野獸嘶鳴,他們把這島命名為「婆羅洲」,印尼的「加里曼丹島」。陸地更有
百萬漢人集體南逃,寬闊的官道,到處是逃荒的難民和擁擠的人潮,在這兵荒馬亂.天災不斷的時局,大量人流的推動下,漢族先民便向嶺南的閩粵交界遷徙(汀州.
嘉應州)。在這氣候酷熱、樹林多瘴氣。但有山川地形屏障保護的廣闊山地,勤勞開墾之後,中原的風俗在此盛行起來,因為有共同的遭遇和文化背景,客家民系便
在這片土壤中落地生根,並且慢慢孕育成熟。第四次大遷徙,明朝末年鼠疫大爆發與長年旱災,陜西驛卒李自成,起事後轉戰漢中,再轉戰黃河南北,被推為「闖王」,          
民間有歌:「迎闖王、不納糧」部眾百萬,1644年西安建國號「大順」,攻下北京後稱帝(順太祖)。更有闖將張獻忠長江南北為主戰場,陷武昌投屍於江數萬人,
陷岳州、盡殺所掠婦女,投屍江中,1644年于成都稱(大西皇帝),嚴逼州縣士子前來考試,凡身高于四尺(約1.3米),全趕到西門外青羊宮殺之,萬餘死者堆硯如山。
只剩8萬餘人,川北殘破荒涼無人居住、犬狼成群、一呼百應。康熙帝頒布「湖廣填四川」移民政策:凡文武百官能招民30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縣者獎勵一次,招60戶
者,獎勵兩次張獻忠1644年死于鳳凰山。多年戰亂.四川天府之國300萬人,招募戶數越多,升官發財機會越大。而且有官府保證:你們到四川來開墾,千萬不要害怕,
官府保證五年內不收稅,初入四川時,所見荒地,都可以大膽圈地,官府一律認帳。
到乾隆41年,入川客家人,超過150萬人口。
       另沿海「遷海復界」因1662年鄭成功入臺後,清朝為了斷絕大陸民眾對鄭成功的接濟,下令沿海居民一律內遷30-50里不等。而且政府下了一道死命令:有逾期
不遷者,以軍法處死。因此中國沿海區域呈現一片空無人煙的淒涼景象,殘破村莊、荒蕪田野。清廷1861年平定臺灣後。過去的市鎮遷界20年來,風雨中殘破不成樣了。
清廷旨意,要求過去內遷居民返回原住地,但是之前內遷居民大多流離失所,有的安於現狀,不願參與「復界」,清康熙帝又頒布移民政策,把贛南贛州.閩西汀州.廣東
嘉應州等地客家人,開墾沿海荒蕪田野。孫中山.洪秀全的祖先就是此時期因復界遷入現在的祖居地。  
        曾氏家族第五次大遷徙:【土地不能承受之重】,據廣東省誌及鎮平縣誌記載:清朝乾隆時焦嶺人口爆增到39萬人,知縣申請朝廷恩准,遷徙臺灣,當時遷出
的人口十有六七人。另據粱方仲.清嘉慶25年(1820)統計,江西贛州共有人口241萬.福建汀州148萬.廣東嘉應州131萬,上述三地每人均占土地面積分別只有0.85畝.0.89畝和0.92畝。雖然付勞動,但出艱辛的有限的土地資源過度開墾,不可能養活過多人口,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再次離開大本營,移民到更加遙遠和
寬廣的地方去求生存求發展。一批批漂洋過海到香港.臺灣.東南亞.更遠到非洲.美洲.歐洲等地。曾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被收入【百家姓】,當今姓氏在
大陸排行榜上名列第38位。曾姓人口約836萬,總人口比率0.52%。臺灣則名列第16位。大陸地區以湖南.四川.廣東.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為最多。大陸地區以外,
多分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臺灣等國家。 資料整理:曾榮貴 2015秋.                             
 
曾家故事(一)廣東裕振派
    清朝時期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蓼坡鄉,現屬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新方里,明朝末年設鎮平縣,于民國三年河南省亦有鎮平縣,因此以境內小山
「蕉嶺」改名為蕉嶺縣。新鋪鎮舊屬蓼坡鄉,位於蕉嶺縣南端,三面環山,有石窟河下通梅江松口出海,或者再接韓江,由潮州、汕頭出海,為物產豐富之盆地。
       蕉嶺曾氏家族,元朝時由福建省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遷徙而來,曾天政(字添秩)為元朝朝列大夫(四品官),妻子聶氏因曾添秩歿於江西任內,獨撐家業。
蒙古滅南宋後,社會動盪不安,天災造成饑荒加上瘟疫,人禍的重賦剝削。更有「曉風殘月」所著『蒙古帝國的滅亡』一書提到;蒙古統治南方地區,每村派一戶
蒙古人,好吃.好玩.好用都要先給這戶蒙古人享用,刀械由蒙古人保管,五戶人家只有一把菜刀可用,殺漢人不必償命,更可惡的是村民娶媳婦,女子先送到
蒙古人家過夜,為了保持漢族血統,很多人會把新媳婦出生
第一個孩子摔死,漢人對蒙古人種種行為,深惡痛絕…。因此漢民族再次大遷徙。元朝初期,汀州府人口約22萬戶,到元朝末年只剩4萬餘戶。
      聶氏婆當時攜家隨居民逃難。聶氏婆帶領四個兒子:啟源、啟溪、啟滄、啟海及小叔天禎,肩挑翁姑奉政大夫(五品官)曾裕振與陳氏骨骸,由閩西寧化隨
大批難民南遷,尋找新的家園。這位了不起的聶氏婆,自寧化石壁一路南下,她向天祈禱:「若遇籮索斷則止」,千辛萬苦行幾百里路,逃難至白渡堡(桃柳村
大缽里)籮索果斷,于是決定在白渡定居建立家業。後裔啟瑞房為裕振公夫婦擇地安葬,經風水師(劉江東)協助在離家不遠處(白渡嵩山)砍開荊棘,點出是臥豬
暴兜形(一說黃龍出洞形),風水寶地安葬裕振公婆,(今梅縣白渡鎮峰溪村笨頭排下.上溪口國小旁)稱裕振一世祖。
      曾家尋找屋場,在劉江東指點,說曾家大水牛會出走,到時提簡單行李跟著大水牛走,大水牛在哪裡洗浴,祖堂就在哪裡建造,水牛洗浴的方向就是祖堂
的方向,結果大水牛出走一直跑到新鋪石壁碑,竟然遇到大水,水牛在水中東遊西遊南遊北遊,等曾家人找到渡船過到河西時水牛已在吃草,曾氏祖堂只好各建
有門向東、門向西、門向南和門向北的祖堂。(至今保存較完整啟瑞房的門向東)。
         曾家聶氏婆一族,擇風水寶地安葬了裕振公夫婦,又建造祖堂于蓼坡鄉(今新鋪鎮同福村祖居路),此後子孫興旺,人口飽和之後大量移居海內外,目前
裕振公祖墳也是旅居香港後裔于公元1991年重修。據鎮平縣(蕉嶺縣)縣誌和省誌記載鎮平有四次大規模外移人口,(一)清初多爾袞1645湖北滅闖王李自成、1647四川
滅大西皇帝張獻忠、康熙1673削三藩,兩湖、江西、尤其四川死傷最慘重(地無人耕、移民入川者可大膽圈地、且五年免稅),故有湖廣填四川。
(二)清乾隆時,鎮平縣人口爆增至39萬人,
知縣奏請朝廷恩准大量外移至台灣,移台灣大約有20多萬人。(三)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後期,清軍左宗棠攻陷鎮平縣城,1865.12月太平軍全軍覆沒,鎮平縣
焦土一片,鎮平縣30多萬人戰死外逃,只剩10多萬人。(四)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內戰,到台灣約有2千多人,逃至東南亞也有上千人。平鎮分會會長-曾萬港。中壢
分會總幹事-曾義光。(四)新屋觀音分會總幹事-曾榮貴,理事-曾廣鍊、曾廣村、曾義仁,顧問-曾廣雄.等。
裕振公後裔代表(一)名譽理事長-曾隆瑞、曾廣枝。。常務監事:曾永禎、常務理事-曾振鍊、秘書長-曾振林。(二)顧問:曾萬水、曾振達、曾萬欽。(三)
中壢分會會長-曾玉榮.
千佛塔、客家博物館、潮州古城、東山島風動石及廈門鼓浪嶼、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等地。曾榮貴(武城73派、裕振21世、來台7世),2014年9月隨新竹縣曾氏
宗親會理事長曾建達及曾建光、曾繁光裕振公後裔,再到蕉嶺祭拜曾家了不起的聶氏婆(位於蕉嶺縣新鋪鎮長江村謝晉元故居附近),聶氏婆原葬于新鋪鎮徐溪上溪
背坪埔,文化大革命浩劫中被毀,于公元1999年已卯年由廣東揭西縣五經富啟溪房(弘基公)後裔出資遷葬于(今新鋪鎮長江村上坪2號旁)。五經富後裔每年重陽節
到長江村上坪祖墳公祭聶氏婆。2015.8.13隨世界會副理事長曾隆瑞及新竹縣理事長曾建達及平鎮分會曾萬港會長等九人,再訪蕉嶺.白渡鎮.長江村聶氏婆祖墳.
松口古鎮.梅州市區.五華縣華城鎮.及豐順曾溫家族等地。2016.04.25獻斌理事長率一行30人,再次福建.廣東省,龍山.裕振.佑孫派.祖居地尋根。
曾家故事(二)福建龍山派
         曾延世【武城36派】原名延祚,行三十一郎,唐癸未年(863年)中二甲進士,初任河南光州刺史,後為開閩侯。曾延世20歲娶固始縣令王潮妹妹
(王審知之姐)婉貞為室,舉家避黃巢之亂入閩,被尊為「龍山派始祖」。長子曾教:官居右衛大將軍;次子曾運:官兵馬總管。唐亡,王潮之弟王審知在福建,
割據建立「閩國」稱帝。曾延世成為皇親國戚,與(婉貞)郡主生2子、9孫、27曾孫,45玄孫,官居要職且子孫興旺。公元945年,南唐滅閩國,曾家遭滅族之禍,
到公元975年宋滅南唐時再遭盡殺,北宋開國時僅剩六戶曾家。
     龍山派曾家六戶後裔,宋朝登科文武進士達41人,明代文武進士15人,清代文武進士14人。官居要職記載有:三世祖曾宏(唐,內侍使)。四世祖曾銳(唐,        17
右衛大將軍)。五世祖曾瓚(唐,知錄將軍)。六世祖曾嶠(唐,太師秦國公)。七世祖曾穆(唐,太師魏國公)有五子登科及第美稱。八世祖曾會(宋,榜眼、大師、
楚國公)。八世祖曾愈(宋,秘書丞)。八世祖曾介(宋,秘書丞)。八世祖曾俅(宋,司錄參軍)。九世祖曾公亮(宋,左右丞相),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北宋政治及軍事家,去世後神宗皇帝駕臨痛哭,為之輟朝三日。
     十世祖曾孝寬(宋,吏部尚書;右丞相)。十世祖曾孝序(宋,安撫使,資政殿大學士)。十世祖曾孝廣(宋,少師,戶部尚書)。十世祖曾孝蘊(宋,少師,刑部
尚書)。十世祖曾孝宗(宋,軍器少監)。十世祖曾孝純(宋,殿中丞光,祿少卿)。十世祖曾孝章(宋,光祿大夫)。十一世祖曾誠(宋,秘書少監,太師秦國公),曾誠
愛寫詩、善作畫,與著名詩人蘇軾及左衛將軍王詵是好友。
     11世祖曾誕(宋,進士,沈立知府)。十二世祖曾懷(宋,參知政事,右丞相)。十二世祖曾慥(宋,中奉大夫,直秘閣修撰)。十三世祖曾夤(宋,駙馬,左衛
大將軍),徽宗皇帝的嘉德公主下嫁左衛大將軍曾夤,駙馬,靖康之難隨徽、欽二帝,北狩而殉于金人之難。
     14世祖曾邦文(宋,主簿,迪功郎)。十四世祖曾秘(宋,進士朝奉大夫)。十四世祖曾從龍(宋,狀元,樞密使,參知政事少師,丞相),原名曾一龍,三歲
父逝,自小勉力勤讀,氣度不凡,宋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235年,時年25歲狀元,中狀元後,歷仕寧宗、理宗兩朝,與曾會、曾公亮有泉州”三曾”佳話,與曾公亮
崇祀泉州府儒學鄉賢祠,得到故鄉人民崇敬,故宅泉州西街有(狀元井)尚存。          
     14世祖曾天麟(宋,進士,軍器少監)。14世祖曾治鳳(宋,進士,中奉大夫)。14世祖曾用虎(宋,朝議大夫,安撫使)。15世祖曾恭友(宋,朝散大夫)。
17世祖曾新恩(宋,散騎千戶侯),與陸秀夫一般忠臣扶持端宗福州嗣立,捨家資募兵,抗拒元兵,且護送皇族南下。
     17世祖曾律融(宋,御船督尉,武功郎)與文天祥護駕二帝南下避壽庚之亂,途中遇颶風旋覆,舟沉潮陽海域,兵將四散,曾律融浮遊于礁石,幸得漁人相救。
18世祖曾光綽(宋,樞密院使),與文天祥共同持政,元兵再攻福州,端宗皇帝浮海再次南遷,兵敗失散後,曾光綽自樂其地,有感亂世後,曾氏到此亦得安,
後名曾厝垵(現屬廈門市),尊光綽為曾厝垵開基始祖。此後人財輩出,子孫昌盛。
    18世祖曾天佑(宋,進士)溫州曾氏始祖。18世祖曾英(宋,興化軍始授副總管),與陳宜中、張世杰護送端宗帝浮海再度南遷,曾英公保駕斷後,在同安扎營盤,
謂之曾營,宋滅後堅持不仕元朝。
    21世祖曾榮安(明,兵部尚書)。24世祖曾源生(明,吳淞江守備)。25世祖曾仲魁(明,進士,禮部尚書)。25世祖曾銑(明,兵部侍郎)。25世祖曾壯可(明,監察
御史)。25世祖曾思(明,千總都督僉事),抗倭寇為明代民族英雄。26世祖曾化龍(明,進士,巡撫)。28世祖曾銳豪(清,右都督),原名銳和,康熙癸卯年率師克
取金、廈二島,欽賜蟒袍一等鞍馬,駐守泉州,配(尤氏)授一品夫人。
     以上所記,八世祖曾會、九世祖曾公亮及兒子曾孝寬也當上右丞相,到了南宋又有曾懷、曾從龍等人位極人臣。龍山一派,共有四位宰相一位狀元,人稱
「四相一魁」及「一門四相」或「曾半朝」。資料來源:晉江曾從龍學術研究會   資料整理:曾榮貴後裔代表:蘆竹分會:曾華郡會長   桃園分會:曾昭鋆會長。
本會:理事曾吉雄家族          
曾家故事(三)福建平和派
    祖居地在汀州府寧化縣懷德鄉橄欖村,今屬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地理位置在武夷山脈南段,贛南.閩西交匯處。四面有山的盆地)。曾茂松
(武城50派)配陳氏、生二子掌、義。因元朝入主中原,戰亂頻繁、盜匪劫掠、不得安居、舉家南遷,經六次搬遷,定居蘇洋。(金屬平和縣九峰鎮)搬遷家人
因生活困難,不得已自謀生計,逐漸分開,分居上杭(勝運里際頭)及永定(太平寨)等地。
    『一』掌(武城51派)公房,于元朝順帝至元四年來蘇(公元1338年)孫圓山公(號村實、行念八郎)。偕同妻舅朱公齊洋定居,(今屬九峰鎮)以販牛為業。
(俗稱牛客公),後裔分居今平和縣(九峰鎮、崎嶺鄉、國強鄉)等地。『二』義(武城51派)公房,于啟杰公(武城52派)號素庵公、行四十三郎。為平和
曾氏最早開基祖。娶賴氏、子孫興旺,聚居今平和縣(九峰鎮、秀峰鄉、崎嶺鄉、霞寨鎮)等地。『三』古林房,于啟仁(武城52派),由江西、永豐,遷徙坂
仔鎮、古林村開基(今平和縣坂仔鎮),後裔繁衍,今平和縣(九峰鎮、小溪鎮、國強鄉、坂仔鎮)等地。
    明初洪武年間,先祖端峰公(打鐵公),安居蘇洋後,家境順利,追念先祖父素庵公,當時攜家帶小、避亂來平和開基,因素庵公、賴氏,葬在太平寨,
端峰公念祖心切,想盡辦法,背者永定堂兄友益公,暗地星夜前往太平寨挖掘祖骸(金斗),背回蘇洋,安知星夜背回不是先祖父素庵公,而是先祖母賴媽太,福
人自有天命,請名師選擇吉地恰巧合妣形「左插金釵」吉地,擇吉時辰,將賴氏媽太金斗,安放在時坑對面五鳳山,吉葬時、雷雨大作,金斗沉沒、黃土覆蓋,
天成金堆,名師指點、天葬金堆,不必建墳,葬後、靈氣顯赫,鬼子暗地運金銀。遂發家致富,傳下五子,長子留蘇洋,四子先後移居河頭社。      
    另據平和曾氏家廟傳說:元朝末年、戰亂頻繁,打鐵公一家,避亂由漳州白礁搬來蘇洋後,在路旁開設打鐵舖,當時戰亂中,彰郡官兵押解軍餉往粵東,化裝
成一隊商賈民夫運生鐵,星夜取道清寧里,在押解途中被民兵追擊潰散,部份挑夫至蘇洋後,有近十擔生鐵,星夜寄存打鐵舖,運鐵挑夫寄存後,星夜就迅速逃命,
後經很久時間,沒人回來認領,打鐵公在安葬好賴氏媽太後,想預借些生鐵來使用,才發現寄存生鐵,全是塗黑的銀錠,後來再也沒人回來認領,就這樣發家致富,     18
打鐵公後來才移居河頭社(九峰鎮),現在曾氏家廟居址,蓋房居住,這也是「左插金釵」另一傳說。
    平和曾氏家廟,堂號「雍睦堂」,建于明朝萬歷癸未年(公元1573年),1993年平和縣曾氏淵源研究會以及旅居香港、台灣的宗親再次籌資重修,位於文化
古鎮(九峰鎮)城內中心。九峰鎮也是閩粵邊境交界要沖和邊貿重鎮。各廟祠100多座。有九峰八景的自然景觀。公元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析南靖、漳浦縣地置
平和縣,縣治所大洋坡(九峰鎮),公元1949年遷小溪鎮。曾敦立(武城61派九峰人)協助王守仁御史籌建事宜,獻土地、供工役、建材等嘔心瀝血設縣。朝廷
特授八品官職,首修(九峰曾氏族譜),享壽90歲。
    平和「宗聖廟」又稱(曾子廟)座落縣城九一七街22.24.26號,供奉宗聖公神像,是信眾朝聖溝通聨誼,海內外曾氏後裔尋根謁祖的平台,建于明朝末年。
文化大革命後,全國僅存嘉祥(山東)、方城(河南)平和(福建)等三座宗聖廟,彌足珍貴。    
    平和派後裔代表(一)名譽理事長-曾文敬、副理事長-曾金助。(二)顧問:劉曾玉春、曾獻金、曾榮鑑。(三)大溪分會會長-曾慶助、中壢分會常務理事-
曾祥卿.財務長-曾祥毅。(四)新屋觀音分會副會長-曾瑞東,理監事-曾繁欽、曾繁鎮.等。參考資料來源:福建平和曾子文化研究會    資料整理:曾榮貴
附記:公元2014年5月22日,縣會理事長曾獻斌帶隊參訪(1)平和「宗聖廟」及九峰「曾氏家廟」祭祖大典及「永隆廟」(九峰鎮蘇洋村)。(2)參訪客家祖居地
(寧化石壁鎮)。(3)晉江安海(龍山曾氏宗祠)。(4)參訪廈門曾厝垵(龍山派祠堂)。(5)客家人母親河「汀江」。(6)遊覽連城冠豸山(7)遊覽寧化
天鵝洞(8)湄洲島參拜「媽祖」。隨行名譽理事長曾隆瑞、曾文敬及副理事長曾金助。蘆竹分會會長曾華郡、平鎮分會會長曾萬港。龍潭分會總幹事曾盛來、新屋
觀音分會總幹事曾榮貴等一行40人。
曾家故事(四)廣東佑孫派
在寧化石壁一帶,戰後石壁成為一片荒地。此時、原居住江西、南豐略公(曾惇武城51派),舉家遷入福建省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位於武夷山脈南段的贛南和
閩西交匯處)墾殖為家。佑孫(武城53派、號裕振、字志誠、度名法綱),南宋末期因元兵侵擾、不能安居,攜眷遷徙至廣東潮陽縣丹竹坑定居.因匪道橫行.不得
安寧.兩年多後.再遷往長樂縣(五華縣)華城高竹園高鳴寨定居。佑孫配聶氏.繼娶溫氏、生六子:廣清、廣淵、廣盟、廣新、廣通、廣泰。
    佑孫公晚年因高竹園山區耕種困難,與六子遷往興寧.五華縣境內的梅江兩岸,也就是今興寧縣的水口鎮及五華縣水寨鎮.河東鎮一帶,開基立業,子孫興旺。
卒葬于龍川縣赤石渡河背.今興寧縣內蛇坑里.另有衣冠塚于華城鎮萬子村玉湖塘山。(為五華開基一世祖)。明朝開國後268年,于崇禎九年(1636)廣淵公子.
侄孫五大房集資興建,著名的【長樂七都祠】。後人誤認五大房就是廣淵生五子,大陸廣淵族譜,確定沒有廣淵生五子,只有廣淵長子禎甫生五子,次子妣邱.李.
楊氏共生九子。
    佑孫公生6個(廣)字輩兒子,生27個(甫)字輩孫子,上百個曾孫。四房(廣新)最為旺盛,原配錢氏.繼娶李氏.三娶古氏生九子。九子再生50幾個兒子。
【1廣新長子壽甫】配姚氏.繼娶李氏.生五子。【2次子成甫】配劉氏.繼娶蕭氏.三娶黃氏.生五子。【3三子信甫】配凌氏.再娶周氏.生三子。【4四子慶甫】配
黃氏.生五子。【5五子章甫】妣傅氏.繼娶張氏.生五子。【6六子榮甫】.配何氏.繼娶毛氏.生二子。【7七子德甫】.配李氏.生三子。【8八子賢甫】.配黃氏.
繼娶錢氏.三娶刁氏.四娶羅氏.生七子。【9九子良甫字見寶.度名法強.法保.法祥】.原配鄔氏.二娶鄧氏.三娶鍾氏(生子待查).四娶劉氏.五娶聶氏.六娶徐氏.
七娶趙氏.八娶徐氏.已知共二十一子。五華縣110萬人口.曾姓11萬.佔十分之一。佑孫公後裔遍及四川.東南各省及海外地區。                                              
    據『豐順譜』(武56派)仕峰,行九八郎,遷豐順縣廣湖村,妣張三五娘、繼配吳氏生三子:人通、念四郎、人達。(武57派)念四郎,妣賴三五娘,生二子
:受山、受海。(武58派)受山、受海過繼給溫樸善、溫樸庵公。族譜稱(曾溫2氏受山大一郎)、(受海大二郎)。又據『豐順譜』(武56派)子崖、行十三郎,
遷豐順縣廣湖村,妻陳氏生二子:文質、文彬。(武57派)文彬,妣廖氏,生三子:依低、依德、依信。(武58派)依信過繼給溫樸善、樸庵公。族譜稱(曾溫
2世依信大六郎),(生姓曾死姓溫)之後傳(曾溫派下)一族。
    佑派後裔代表(一)理事長-曾獻斌、名譽理事長-曾肇國、總幹事-曾經煉。理監事-曾繁華、曾盛恭。(二)顧問:曾獻奉、曾德全、曾安雄、曾盛隆、曾德泮、
曾紹洲。(三)龍潭分會會長-曾國富、總幹事-曾盛來。楊梅分會會長-曾肇銘、總幹事-曾德林。(四)新屋觀音分會會長曾紹達、前會長-曾紹銀、曾現政、
曾麟炎、曾義郎。常務監事-曾進財。副會長-曾金泉,財務長-曾金麒。理監事-曾麟添、曾發奕、曾清河、曾萬里、曾文錦、曾勝明、曾發源、曾文吉、曾榮財、
曾發之、曾仁塘、曾文湖、曾發爐、曾裕正、曾傳秀。顧問:曾發萬、曾現治、曾安添、曾利芳、曾慶南、曾現振、曾德獻、曾源興、曾安助、曾德廣、曾現銘.
等。      資料整理:曾榮貴 後記:約(公元750)曾丞(武33)唐玄宗天寶年間.司空兼尚書令(正二品)徙江西盧陵吉陽上黎堡,配何氏、生三子曾珪、曾舊曾略,後代子孫尊稱:珪公派、
舊公派、略公派,列舉如下,請參考。曾丞(武33)>曾珪(武34)>曾延世(武36)福建龍山派始祖。        曾丞(武33)>曾珪(武34)>曾國藩(武70)
一等毅勇侯贈太傅曾丞(武33)>曾舊(武34)>曾裕振(武53)廣東裕振派始祖。曾丞(武33)>曾舊(武34)>素庵公(武52)福建平和派始祖。曾丞
(武33)>曾略(武34)>曾鞏 (武43)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丞(武33)>曾略(武34)>曾佑孫(武53)廣東佑孫派始祖。                                     19 以上略公派(武34),傳到佑孫公(武53),廣東省長樂縣開基。   再參考舊公派(武34),傳到裕振公(武53),廣東省鎮平縣開基。龍潭(仁芳公)、崙坪(
維興公)、下埔(大舉公)等派下族譜。誤值『舊公34>裕振53>天秩54>啟源55>廣淵56>…』正確應排列『略公34>佑孫53>【廣清.廣淵.廣盟.廣新.廣通.
廣泰】54』誤差兩代。經查証(1)佑孫公後裔,2012年『五華紀念冊』,佑孫生(廣清.淵.盟.新.通.泰)六子。(2)曾百川教授,族譜敘述中,(武53派
   曾佑孫、配羅氏、繼娶溫氏、生子六)。(3)鎮平.蕉嶺裕振譜載:天秩長子啟源葬蕉嶺縣東門.妣賴氏生三子:長子克一郎.配黃氏.葬梅縣石坑。次子萬五郎.
配杜氏.葬江西會昌縣。三子萬六郎.配黃氏.夫妻合葬梅縣松口洋坑里。並沒有【啟源生廣淵.廣新.等】記載。
曾家故事(五)曾邱一家
    網路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曾延世攜眷由河南光州固始,隨「閩國開山祖」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居晉江龍頭山,為福建「龍山派始祖」。北宋
時曾公亮官至端明殿學士,熙寧年間贈太保,逝世後賜葬河南新鄭,部份曾氏後裔回到新鄭守墓,金兵攻陷開封府曾氏遷居江蘇常熟避難。景炎元年(1276)
曾光綽 攜家由常熟至同安縣嘉禾里之南高浦村,釣魚自娛,得以安居,故名「曾厝垵」。曾光英則隱居同安安仁里十四都,以營為居,稱「曾營」。曾光綽五世孫
曾明,入贅同安十八都山平洪(山邊洪)邱家,子孫後代以邱為姓,自此有「曾邱一家」。以上網路所載與萬山曾氏大宗祠記載有很大出入。
    龍山派曾氏大宗祠的記載:【萬山】古代稱.萬人堆,北宋時期稱,下店橋,有設驛站稱為,馬宅.是朝廷的重要中轉站。緊鄰的路是朝廷的官道,東通泉州,
西到銀同的唯一通道。北宋龍山派七世祖曾穆公建一座大型建築群,十分壯觀,其五子登科及第,當時也有「一門四相」或「曾半朝」的美稱,可見曾氏家族當時
的顯赫。至南宋末年,朝廷腐敗,元兵南下,宋末帝端宗由大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保駕,從福州一路南逃至泉州,因知府已降元而不能入城,元兵一路追殺
至萬山(下店橋)。曾氏族人曾新恩,受封散騎千戶侯,與祖叔曾苴捨家資募義兵,曾氏族人及佃戶奮起護駕,廝殺三晝夜,不敵元兵不斷增加,端宗由大臣保駕
翻越御駝嶺,經銀同逃至廣東嶺南。
    元兵於是火燒曾氏宗祠和家廟,欲滅曾氏滿門,子孫匆匆掩埋大量屍體,在曾氏族人各墳地前,用瓦片刻下半月形圖標,以便日後辨識。留下的元兵不斷追殺
姓曾族人,剩餘曾氏子孫,便急於四散逃命,同時相約改為邱姓,因當時交通訊息不易連絡,有的逃入深山密林,繁衍子孫,仍有不少邱姓未回復曾姓。此即
龍山派曾氏家族所流傳【曾邱同宗】的來歷。曾氏龍山派後裔台灣彰化的曾厚坤,1934年在廈門督軍,發起重修大宗祠,鋼筋水泥均從東南亞運入,建好主殿即
八卦樓,原有的墳包遷移北方四百米處,至今尚存,仍叫「萬人堆」。2016.04.26獻斌理事長帶領宗親一行30人,參拜萬山.「曾氏大宗祠」,它蘊含曾氏龍山派
下族一段十分悲壯的血淚史。
曾家故事(六)曾據公南遷
一、【曾氏南遷始祖據公生平】:
    山東武城十五派據公,字恒仁,舉孝廉,襲都鄉侯,以功加封關內侯,漢朝永光元年戊寅年(公元前43年)正月初八日未時生,始建國二年庚午(公元10年)11月
11日,恥仕新莽(王莽篡漢),挈族南遷(攜家帶眷),隱居于豫章(今南昌)廬陵郡之吉陽鄉(今吉水縣),為曾氏遷居江南之始祖。漢朝建武11年乙未(公元35年)八月
二十四日薨(王侯死尊稱),享年七十八歲。葬吉水仁壽鄉(今吉水縣八都鎮)蘭溪石馬塢,大座人形,壬山丙向,墓前方小山有白石堆為記,(2008年重修據公墓開光
有辦慶典記念)。配陳氏,封夫人,漢朝永樂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正月初九日酉時生,漢朝建武十五年己亥(公元39年)四月十九日辰時歿,享年八十二歲,葬吉
   水仁壽鄉。繼配劉氏,封夫人,漢朝永樂二年己卯(公元前42年)□月初四日子時生,歿葬失考,(參照譜載:漢朝顯宗孝明皇帝誥封,湖陽公主劉大家為曾據
夫人,敕封為吉陽公主。)生二子:闡、瑒 
二、【曾據公南遷記譯文】:
    我受皇上選拔任命秉承爵位,每天早晨起來夜晚睡下都在思考,常常以不能為朝廷鞠躬盡瘁、勤勉辦事而感到遺憾。以為只要推心置腹、披肝瀝膽就可以挽回
上天眷顧,安定社會,使高皇帝(劉邦)開創的天下永遠留傳,國運無疆。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啊!無奈王莽作為皇室 的外戚、重臣,却身懷二心,改朝換代,劫掠
我村莊民眾,毒害我國家政權,頓時明朗朗的天下,突然變成了黑暗的牢獄。啊!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怎麼支撐倒塌的劉氏王朝?考慮到自己不能一死以謝罪,反而
吃著美味的食品、喝著味厚的酒漿、穿著華麗的服飾、戴著高貴的冠冕,這真叫做白拉屎,糟塌天物,怎樣去回報長眠于地下的先帝啊!離開吧,離開吧,不再
去那傷心的地方! 眼不看艱難困苦,耳不聽毫無顧忌的孩童之言。登上東邊山崗而常舒情懷,赴臨幽靜山壑而無處歇息,舉著盛滿酒漿的壺觴而自我斟酌,走進青松翠竹林裡而悠然
慢步,快樂啊!醉生夢死,幾乎不知道人世間還有什麼事可以更快樂了。然而順流南下,回望萬里河山,雖然景色依然如故,但執掌權柄的人物卻已變換了,
唉!離開吧!離開吧!不再去那令人傷心的地方! 哀痛的身軀可以遠離,可以逃走,然先皇的恩寵實在不能忘懷。可哀,可憐啊。我(曾據)果真像商朝宋微子那樣看著朝廷衰敗只流下數行 悲痛的眼淚嗎?子孟在
梁蔡受圍,為自身安全逃避危險,躲避災禍,難道今天也僅僅我獨自一人,心懷中興漢室志向而無同志一起努力行事嗎?請看今日的世界,反莽怒潮洶湧澎湃。
漢室中興,指日可待啊!公元十年(漢建國三年庚午歲)臘月二十六日 曾據字恒仁公元十年(新始建國三年庚午歲)曾據公不承認王莽(新始年號)
大陸廬陵廣輝編寫。2017台灣桃園武城73派,榮貴修改繁體
三、【曾據公挈族南遷】:
    王莽新始建國二年庚午(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據公恥仕新莽,山東武城曾氏家族,攜家帶眷兩千餘人越過黃河、穿過長江,隱居于豫章廬陵郡吉陽鄉
(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為曾氏遷江右(古代指長江以西之地)之始祖。遷到了吉陽尚未教化的地方,遷到了朝廷只是名義上管轄的地方,遷到了需要自力更生
的地方。據公帶來了曾氏先祖忠孝節義的光輝思想,帶來了曾氏宗親勤勞頑強的醇厚族風,帶來了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來到了這塊紅土地上,墾荒僻壤,安居
樂業,強宗興族。
四、【曾氏家族第二發祥地】:
   兩千年來,從據公故居吉陽,從曾氏宗族人煙鼎盛的廬陵,先先後後出了一批批曾氏精英,到閩粵、到湘楚,到川黔、到瓊臺、到南洋、到五洲四海。時至
今日哪一塊土地沒有曾氏兒女創業的足跡,哪一個行業沒有據公子孫忠孝的心印?曾氏子孫像楊柳插到哪兒,就在哪兒生根成長,繁衍成林;像松柏立在哪兒,
就在哪兒昂然挺胸,四季常綠;像樟桂植根哪兒,哪兒就蔭庇一片,馥郁一方。兩千年來,據公的後裔們,懷著對我們共同祖先的久久思念,對廬陵這塊發祥地
的眷眷情愫,莫忘老家的囑託:天下一曾無二曾,我們永是一家人。
五、[300年後漢族南遷的比較】:
    據公南遷300年後,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劉聰遣大將呼延晏進攻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屢敗晉軍,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
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史稱「永嘉之亂」。五胡亂華,華北長期戰亂,原先在中原的士族、農民、商賈,逃亡到南方去,<晉書>計錄當時永嘉喪亂,
中原士族十不存一,「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洛陽傾覆以後,中原的士族男女十有六七到江南避難,到公元317年司馬睿建康登基,建立東晉,
使江淮、江南地區日漸富庶繁華,江南取代中原成為經濟文化中心。五胡亂華中原漢民族,第一次大遷徙、大逃亡的混亂局面,相對300年前,我們據公率領全體
族人櫛風沐雨,餐風露宿,越黃河、跨長江、經南京、過九江、逆贛江、轉南昌、進廬陵。衝破王莽軍隊的圍追堵截,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可以棲身之地古
吉陽,據公有計劃的保護整個曾氏家族完整的戰略轉移,據公讓曾氏家族躲過了滅族之災,據公扶劉漢王朝于既倒的功臣。據公的無量功德,既為自己贏得生前
身後美名,又激勵著子子孫孫奮發向上,為國家、為人民建功立業。
六、【尋根祭祖】:
    公元2107年4月21日,居住台灣桃園、新竹的曾氏宗親,在桃園市曾氏宗親會献斌輔導理事長帶領,台灣世界會隆瑞副理事長、桃園市曾氏宗親會華郡理事長、
桃園市曾氏宗親會各分會會長、以及新竹縣曾氏宗親會建達理事長等一行30多人,回到了吉水縣八都鎮蘭溪曾氏大宗祠,回到了八都鎮據公陵園,回到了祖居地
尋根、祭祖。感謝江西省曾氏宗親會慶平理事長,空中以空拍機攝影歡迎我們回到據公陵園,熱心協助祭祖事宜,並且贈送6箱族譜,熱忱的在蘭溪曾氏大宗祠
宴請中餐,又再次邀請我們在宜春餐廳宴請豐盛晚餐喝上貴州茅台「曾府香酒」等等,招待之熱忱、場面的隆重、宗親的溫馨、讓我們感受到本是一家人、真是
一家人、還是一家人。武城73派榮貴再次代表台灣宗親,感謝江西省曾氏宗親幹部們,協助我們台灣桃園。新竹宗親完成多年江西據公尋根祭祖的心願,也期許
宗親交流持續不斷,海峽兩岸宗親情誼永誌心頭。
備註:【據公率族眾二千三千】…領家屬千餘人,徙江南廬陵吉陽鄉立桑梓。(錄自曾氏三十九世裔孫曾輝<大唐曾氏二修族譜序>)
…舉二千餘人,渡江而南。由金陵歷豫章經廬陵之吉陽,…(錄自曾氏四十三世裔孫曾肇<曾氏家譜原委>)…漢有關內侯曰據,義不仕新莽棄官,舉家三千口南。
徙江(錄自宋蘇軾<郕國宗聖公曾氏族譜序>)
以上特別感謝(曾榮貴顧問)提供資料,讓我們了解曾家的故事,除了感謝還有感恩!
備註:君品公派下員自渡台後,開枝散葉散居世界各地各個角落,今天藉由我們這個桃園市曾氏宗親會網站,一起來連聯絡溝通互訴宗誼,並找回失散已久的親人,
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闔家平安喜樂, 同時並註明本文若有文字敘述錯誤或與史實不符,敬請批評指教並請聯絡我們更正,謝謝您們!